我在长沙,现在已经是凌晨了。他们在看世界杯。刚刚整理了一下明天的行程,谢谢曾经在长沙待了很多长时间的鹤子。给了我那么多的建议。我想起鹤子在武汉的时候给我发的短信。短信的详细内容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大概就是她一个人去武汉参加考试,那天晚上武汉下起了暴雨。。是不是呢?我记得那时候我还在高三,挤在一个十二人的宿舍里,刚刚熄了灯,我躺下来睡觉的时候。收到鹤子的短信。我看着短信发呆。久久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心里感激,她在那样一个落寞的夜里想到我。那时候我也特羡慕她,各城市都有她的足迹,深圳,长沙,上海,武汉......还有如今她所在的重庆。如今我在长沙。她说这是一个让她觉得亲切的城市。我想我可以这样理解的。,她曾在这里集训,长沙于她,就像广州于我一样。你爱这个城市,是因'为这里有你成长的足迹。

想起昨晚在南昌的时候,我给一个朋友发了一张在八一大桥上的照片。她说,那里是我一直长大的地方,八一桥上有我太多的记忆了。茫茫人海中,人与人的相遇是缘分么。我们在大学里相识,却对中学的彼此一无所知。只是突然有一天,我有幸来到你的城市。走你无数次走过了的胜利路,坐你无数次坐过了的2路公交。走上你有着很多记忆的八一大桥。。。突然觉得自己有点莽撞了,就这样闯进了你记忆的领地。你说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挤公交了,好辛苦!你说那建德观街上的字你研究了很久,你说你中学的时候参加新东方补课的时候在路上有一家店里有只超级小的狗,天天待在橱窗里面,你说我在八一桥上看到的那片放牧的河滩在你很小的时候是没有的,只是后来采砂导致水位下降,河滩就出来了。。。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小女孩在八一桥上蹦蹦跳跳的样子,仿佛看见了中学时代的你穿梭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或者为了一次不太好的成绩而焦头烂额的样子,或者为了青春里的某些悸动而心潮起伏的样子。那些都与大学的你不一样。我们是怎么长大成为今天的我们的呢。

在我还没到南昌的时候,南昌给人的印象并不那么好。南昌很乱,南昌人脾气很躁。这是江西人眼里的南昌。当我真正置身于南昌的街头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他们讲的那么糟糕。虽然南昌并不繁华,但是只要你站在赣江边上,或者走上八一桥上,你仍然能够被这个城市的天际线给打动。特别是在日落黄昏的时候。赣江到南昌已经是下游了吧?所以江面很宽。八一桥主桥就一千多米。江面中间有一片长长的搁浅了的河滩。河滩那里绿草如茵,牛群在吃草。偶尔飞起几只纯白的野鸭点缀着城市的天际线,赣江的东岸就是久负盛名的滕王阁。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光景。一千三百多年前,王勃在写下《滕王阁序》的时候。看到的落霞与孤鹜,是否和今天的一样?